豫剧艺术是中原地区文化的典型代表,唱腔具有铿锵有力、畅快淋漓、韵味醇美、能唱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扮相具有漂亮俊俏、威武霸气、辨识度高,伴奏具有清新明快、回味无穷,抑扬顿挫节奏感强,表演擅长帝王将相,大气磅礴的场面、才子佳人也不逊色、人物爱憎分明的特点。取材也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原地区人物和故事,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豫剧演唱使用中原官话为主、铺以地方方言,接近普通话,通俗易懂。中原官话又是以河南为中心,覆盖河南全部、山东西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青海东北部、新疆南部等392个县市约1.86亿人口,并且在众多方言中还是全国唯一一个使用人数和面积都在扩大的方言,由此可见豫剧具有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哪里有中原话,哪里就有豫剧,豫剧艺术就跟中原文明一样具有魔力,能迅速融入当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中原人口大量外出他省,因此受豫剧影响的地域不断扩大,进而喜爱豫剧的观众来源于全国各地。 一、戏曲茶社、公园演出的培养 戏曲茶社在豫剧早期演出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前的娱乐方式比较少,有些观众可能不喜欢戏曲,但是能够在茶社观看演出是一种不错的消遣方式,间接就培养了一部分观众。现在戏曲茶社主要是戏曲爱好者的舞台,戏曲茶社类似于KTV,朋友们聚集在KTV里,在主要唱歌曲的KTV唱戏曲,同行的伙伴就会了解戏曲,可能就成为了潜在的观众。戏曲在公园里的演出十分广泛,具有最易接触性,对戏曲的传播不容小觑,在河南各个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都有公园演唱豫剧,尤以郑州的公园豫剧演出最多,戏曲爱好者、专业演员聚集在一起,大家分工明确有唱的,有伴奏的,时不时吸引路人注意,是一种很好的自娱自乐方式,既满足的自己的爱好,又传播了戏曲文化。在公园的演出还会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比如2018年深圳就举办了公园文化季戏曲专场演出,还得到了主办单位的大力赞助,这对豫剧观众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 二、婚丧嫁娶演出的培养 在河南普遍存在婚丧嫁娶的时候,头一天晚上或者办事当天都会请唢呐演出,唢呐演出与戏曲紧密相连,唢呐有时候吹的就是戏曲(戏词),这种表演艺术就是咔戏,用唢呐模拟传统戏曲生、旦、净等戏曲角色的唱腔、念白,几近逼真程度。这些咔戏在演出时也是有讲究的,胡乱演出会造成很大麻烦,嫁娶时吹豫剧《抬花轿》、《朝阳沟》等,丧葬时吹豫剧《秦雪梅吊孝》、《诸葛亮吊孝》等,演奏唢呐者大都对戏曲有很深的了造诣,他们以唢呐为载体把戏曲艺术呈现给大家。唢呐班也会带着能演唱戏曲的演员,由于时间的限制,他们的演唱多以经典名段为主,还会演出诙谐幽默的戏曲小品,很接地气,易于接受,这足够让接触的观众领略豫剧的魅力,也会对豫剧有深刻的印象。平淡无奇的生活在婚丧嫁娶是最热闹的时候,七邻八舍都会来,也是亲戚朋友难得有时间相聚在一起,在此时进行的戏曲演出,接触的各色人群都有,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顺势培养很多戏曲观众。 三、各种助兴演出的培养 各种助兴演出包括古老庙会演出、家里生子演出,老人过寿演出、开业典礼演出、孩子升学演出,去世的过三年或十年的演出等。各种演出不但为戏曲的传播提供了良好平台,也促进了贸易和消费,会有很多原来对戏曲不了解的观众大量接触到戏曲,就会有机会成为喜爱豫剧的观众。这些演出也不定时的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很多人也喜欢这种热闹,对于小孩那更是欢喜的不得了,小孩的吃喝玩乐样样有,这些孩子就会受到戏曲艺术时不时的熏陶,时不时的耳听目染,潜移默化中就成了喜爱戏曲的观众。各种助兴演出都是有钱、有名望人请的,演出时间较长,多以三天到七天为主,多者一个月,演出团体有足够的时间把戏曲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呈现出来。搭戏台演出具有完整性和趣味性,带妆演出让大家看到了戏曲的扮相和服装,戏曲演员也能充分展示戏曲的帽翅功、水袖功、胡须功、靴子功等戏曲特有的表演,把戏曲艺术的丰富多彩体现得更全面,更具体。 四、喜爱戏曲家庭的培养 喜爱戏曲家庭一种是梨园世家,家庭几代人都从事戏曲艺术,他们的孩子和亲戚朋友就会长期受家庭环境的艺术熏陶,逐步成长为戏曲的演员和忠实观众,他们能够得到言传身教,对戏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专业性更强。还有一种就是普通家庭的成员喜爱戏曲,这些家庭成员就在家里不停的听戏曲、播放戏曲,他们的孩子和邻居也会受其影响,进而喜爱戏曲艺术,成为戏曲观众的来源。不要小看这些小的家庭影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喜爱戏曲的小家庭多了,就汇成大量的喜爱戏曲观众群体。 五、戏曲进校园的培养 戏曲进校园对戏曲艺术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对培养年轻的观众起到启蒙的作用。戏曲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蕴藏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涵养道德、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戏曲进校园活动于国家、于戏曲艺术都是双赢的局面,戏曲艺术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强力推广和宣传,而国民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也得到提高,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戏曲进校园也成为戏曲突围的新举措,为了戏曲艺术的未来,广大戏曲工作者要积极参与,把戏曲进校园活动组织好,出成果出成效,就能把戏曲的根芽根植在学生心中,也就培养好了戏曲未来的演员和观众,为戏曲的未来打下坚实的传承和发展基础。 六、媒体传播的培养 媒体的兴起对戏曲的传播具有巨大推动力,从开始的广播到电视,再到互联网的时代,又进一步发展到自媒体的时代。媒体的每一次发展都对戏曲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成为培养喜欢豫剧的观众的有力载体。广播、收音机等让豫剧的声腔飘扬在小街小巷、田间地头,使大家受到戏曲的熏陶。电视把梨园春带到千家万户,特别是擂台赛,风靡一时,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喜爱豫剧的家长掌握电视的要控权,他们的收听收看,无形中就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了戏曲的观众群。在梨园春的带动下,豫剧的市场非常繁荣,出版社随即出版了大量VCD、DVD戏曲光碟,民间小调,互联网时代大量的豫剧作品上传网络,形成海量视频,为观众提供了很多种选择,欣赏到更多的精彩唱段,百度贴吧、新浪微博、腾讯QQ等为来自各地的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看到了大量的戏曲资料和学习了戏曲知识,也让大家足不出户与豫剧名家零距离交流。随着自媒体抖音、快手等的兴起,戏曲艺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便捷,演员和观众积极广泛参与,各种模仿、得到尽情的释放,大量戏曲的直播、戏曲小段子,让大家随时随地能够欣赏到戏曲艺术。 七、其他剧种观众的喜爱 在河南存在豫剧、曲剧、越调、坠子、道情、四平调、二夹弦等有据可查剧种有45种之多,全国的剧种那就更多了。喜欢河南戏其中的一种剧种,普通也会喜欢豫剧,保持剧种的多样性很有必要,观众的爱好是多样的,戏曲的多样性就会为观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戏曲的多样性也是培养戏曲观众的重要基础。河南很多剧种的戏曲演出的剧目、故事情节、使用的方言、伴奏使用的乐器都是相同的,韵律韵味相近,在发展中也互相借鉴和吸收,只要能被其中一种吸引,自然也会喜欢其他的。豫剧不但借鉴本土剧种,也借鉴京剧、评剧、秦腔等剧种,所以其他剧种的观众也可能会喜爱豫剧。全国剧种一盘棋,大家荣损与共,都努力扩展观众群,就能把喜爱戏曲的观众群体做大做强。由于戏曲艺术具有相通性,各剧种的观众群体也为喜爱豫剧提供观众来源。 戏曲无论怎么变革都不可能大量吸引年轻观众,这是结构性的原因,现在娱乐业发达,年轻人的选择非常多,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人压力都比较大,很少有大把空闲时间,而戏曲又属于节奏慢的艺术,由于戏曲的特殊性,不必过于在意有多少年轻的观众在舞台前看戏曲表演,主要是他们没有时间,不在现场观看不代表老了以后不喜欢戏曲,所以戏曲宣传推广的核心在于能让年轻观众接触到、了解到,为以后的娱乐生活多一种选择。经常听到有人说戏曲需要吸引年轻观众,否则危已,年轻观众是靠吸引的吗?非也,年轻观众是靠培养的,就是现在喜欢豫剧的年轻观众,他们很少有一下被豫剧吸引的,大部分是小时候的耳听目染,长期性的接触才喜欢豫剧的。世上很多东西都是只有接触了、了解了才有可能喜欢上,靠花里胡哨的吸引年轻观众只是一时的,根本行不通,只有让年轻观众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持久的喜欢戏曲。豫剧能够在宝岛扎根几十年,靠得也是对豫剧观众的培养,豫剧皇后王海玲就曾经说过“在我们有危机意识,因为我们的观众不只是河南人。他们重点做好演员和观众两方面传承,注重培养年轻演员和年轻观众”。说到底现在是多元化的时代,任何表演艺术或娱乐方式都不可能通吃,人们的爱好是多样性的,戏曲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观众群就足矣了,这些观众群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人来喜爱戏曲。只要能持续让孩子们在戏曲氛围中熏陶、长期接触戏曲,了解戏曲,有人喜欢歌曲,就会有人喜欢戏曲,正是这些喜欢豫剧的观众才是戏曲生生不息的希望!

作者 admin